2022年国家文化产业创新实验区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工作站“4·26”知识产权周系列线上活动成功举办
2022-04-28 229
2022年国家文化产业创新实验区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工作站“4·26”知识产权周系列线上活动成功举办
4月28日,国家文化产业创新实验区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工作站“4·26”知识产权服务周系列活动以线上直播方式成功举办。活动由北京朝阳国家文创实验区管委会、北京市朝阳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心共同主办,国家文创实验区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工作站、北京市朝阳区文创信促会、国家文创实验区文化金融服务中心承办。
在此次疫情突发状况之下,严格按照北京市、朝阳区的疫情防控要求开展本期线上活动。将国家文创实验区知识产权服务工作通过线上直播的方式精准、及时、高效的推送到企业身边,持续推进朝阳区文化企业知识产权服务工作。此次活动邀请了朝阳区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庭副庭长、审判员巫霁以“作品的著作权法保护及其限制”为主题,以案例解析的方式强调了作品“独创性”的定义及标准。
活动现场,国家文创实验区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运营单位朝阳文创信促会与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引入专家团队为文化企业提供更好的法律服务,为文化企业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陈涛律师分享了知识产权对文化企业的重要性,还介绍了信促会平台将推出线上知识产权系列课程。持续聚焦公司运营中的风险防范、公司类纠纷解决等问题,针对性设计研发相应课程,为公司成长提供保驾护航的基础,进一步增加会员单位取得优质融资的可能性。助力企业健康发展,实现产业转型升级,进而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知识产权是创新发展的刚需,更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标配。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落实《国务院关于新形势下加快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若干意见》等相关政策,服务首都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不断优化营商环境,促进朝阳区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国家文创实验区高度重视知识产权服务体系建设。
为进一步提升服务效果,今年,国家文创实验区将对文化企业知识产权工作开展“深度”服务,开设“国家文创实验区文化企业知识产权专业培训”知识产权线上课堂,加大知识产权人才培育力度,夯实、提升专门人才素质能力、为文化企业输送、储备知识产权专业人才。
在培养知识产权人才的同时,国家文创实验区将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服务体系,充分发挥现有专家、团队的专业优势,提升知识产权服务水平。根据企业热点、痛点问题开展知识产权线上课堂服务,建立健全多平台联动机制,促进文化产业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的效率和效果,不断探索将文化资产与金融服务相结合的创新路径。以朝阳文创信促会为平台,联合知识产权评估公司、金融机构、产权交易中心、投资机构等,建立文化企业无形资产评估服务体系,搭建文化企业版权市场化交易平台,形成“确权—交易—维权”一体化的服务体系,通过把握关键节点,实现知识产权保护服务的全流程覆盖;促进文化版权项目或文化产品的价值确认和交易流转,不断促进文化资产在企业发展中创造更大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