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期文化产业知识产权专业岗位培训班报名开始,6大主题轻松掌握
2019-08-16 233
“短视频算不算是版权作品?”“互联网公司技术人员离职的话,自身代码安全如何保障?”这些问题将可在国家文创实验区第三期文化产业知识产权专业岗位培训班找到答案。本次培训班将于9月12日举办,目前已启动招生。
本次培训班在国家文创实验区管委会的指导下,由朝阳文创信促会联合专业培训机构举办,师资队伍包括知识产权法庭庭长、知识产权教授等专家、学者,将通过线上视频、音频的教学方式,培训著作权法基础知识、短视频版权、涉网络知识产权案件司法保护规定、影视娱乐版权、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知识产权诉讼等6大主题,共计39课时。旨在培养文化企业紧缺、实践工作能力强的知识产权专业人才,通过专业、系统的知识产权理论与实践培训,从而使学员具备从事知识产权工作的素质和能力,较快、较扎实地掌握实战本领。
据悉,文化产业知识产权专业岗位培训班已于去年开展两期,培养了100余名学员。在培训结束后,两批学员先后成为了知识产权服务志愿者。在此后实验区知识产权服务工作中,通过企业走访、参加沙龙活动等方式进行知识产权宣讲,为文化企业提供知识产权服务,提升实验区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第三期培训结束后,考核结业学员也将纳入国家文创实验区知识产权志愿者服务团队,为实验区知识产权综合服务体系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力量。
“在走访文化企业时我们了解到,如何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避免发生知识产权侵权行为,是企业管理者普遍关心的问题。为此,我们决定开设文化产业知识产权培训班。”信促会相关负责人介绍,参加培训的这些学员,尽管不一定会成为知识产权领域的专家,但他们会了解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规章制度和操作流程,在遭遇版权问题时知道如何处理,从而帮助企业做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维护企业合法权益,保障文化企业健康发展。
知识产权是文化产业发展的不竭动力,版权更是文化企业健康发展的关键和命脉。为帮助区域文化企业做好版权保护,国家文创实验区持续推动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不断完善版权保护服务工作体系。在探索实践中,国家文创实验区创新知识产权保护服务模式,组建了知识产权服务专委会,目前已拥有3位专家顾问,8位专业委员;建设了文创产业知识产权保护服务分中心和国家文创实验区版权服务中心,并在铜牛电影产业园、东郎电影创意产业园、尚8里文创园、三间房国家动画产业基地、竞园(北京)图片产业基地设立了5家知识产权服务工作站,分中心与工作站携手合作,为文化企业提供知识产权服务。同时,在铜牛电影产业园打造知识产权特色园区,探索园区服务与知识产权服务融合发展的新模式,帮助企业提升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形成了良好的知识产权保护氛围。
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服务体系,国家文创实验区还将知识产权保护内容纳入了“政策50条”:支持文化企业开展知识产权示范试点工作,对向文化企业提供服务的综合性知识产权服务平台给予一定奖励支持;依托北京朝阳区(设计服务业)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外观设计专利授权时间由之前的3-6个月缩短为10个工作日。
“下一步,我们还将继续聚焦版权保护工作,扩大知识产权企业参与数量,促进知识产权人才培育,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国家文创实验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
报名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oQdBX0Kb3HmEgvbMuVs2TQ
上一篇:科技部等六部门印发《关于促进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的指导意见》的通知
下一篇:朝阳区人民法院调研国家文创实验区